青山镍期货事件_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
乐文小说网 > 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 > 青山镍期货事件
字体:      护眼 关灯

青山镍期货事件

  (今天不想更,书的成绩太差,这章纯属薅羊毛,可选择不看)

  2022年3月,青山集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为嘉能可集团狙击,一度浮亏上千亿。

  作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双方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展开了一场极限博弈。

  2022年3月7日,作为多头的嘉能可集团,在两天时间内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期货价格拉涨248%,原先2万刀/吨的镍直接涨到了最高超过10万刀/吨。

  按照青山集团20万吨伦镍空头持仓计算,短短两天时间浮亏120亿刀,超千亿RMB。

  消息传回国内,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青山这家公司,青山集团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于温州...被称为世界镍王,雇员超过10万人,年营收超过3000亿。

  2021年底,随着青山在印尼新矿厂的投产和新技术的突破,青山集团认为镍价已经处于高位,未来镍价肯定会走低,因此青山开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做空镍期货,用于锁定自己未来的利润。

  青山在印尼的镍铁冶炼成本价在8000刀/吨左右,在伦镍价格到达18000刀时,盘面的价格对青山来说每吨就已经有1万刀的利润,青山开始在伦敦卖出空单做期货套保。

  作为一个全球举足轻重的镍生产商,在期货市场做套保对冲现货风险是一个很正常的操作。

  为什么会被逼空呢?

  原因一,青山做空卖出的20万吨伦镍,仓位实在过于巨大,而青山集团自身并没有这么多现货。

  原因二,青山自己的主要产品是纯度在60%的高冰镍,而伦敦交易所规定交割的却是99%的纯镍。

  这两個原因导致了青山生产的镍根本不能用于交割。

  还有个问题是,青山做空的还是马上要到期的镍期货合约。

  也就是说青山集团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实物交割,更多的是希望以巨量的空单来压低即将到期的近月镍价,迫使对手止损平仓出局的同时,锁定现货期货利润。

  这并不是青山集团第一次这么操作,早在2021年,青山集团就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伦镍期货价格两天内暴跌16%,大赚数亿刀,当时的青山怎么也想不到,自以为非常厉害的操作,竟然会在某一天以数百倍的代价奉还。

  青山太自大了,如果不是自大,他能很轻松的看出逼空势头的。

  早在2022年2月初时,彭博社就报道过,伦敦金属交易所很多机构开始大量买进镍期货,并囤积镍现货,彭博社同时推测,诸多机构现货持仓占据交易所80%的镍库存。

  以上数据都是公开的,这说明多头非常看好镍价上涨,而这些机构都是巨头,资金实力雄厚。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青山集团,不可能不知道当时的状况,但它并没有选择减少仓位和及时止损,而是采取了继续赌下去的策略。

  在群狼环伺的国际金融市场,任何一个漏洞都可能会成为外资下口的地方,一不留神就是致命的伤害。

  就这样,青山集团的持仓漏洞很快被国际机构盯上,此时的青山还未意识到,一场针对自己的猎杀行动即将来临。

  能和巨头对上的必然是另一个巨头,此次逼仓青山集团的国际机构,正是大名鼎鼎的瑞士嘉能可集团。

  嘉能可是全球大宗商品之王,2018年营收超过1.7万亿RMB,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3位。

  此次逼仓,并不是嘉能可第一次逼仓中国企业。

  早在1997年,伦敦金属交易所也曾出现过多逼空的一幕,被逼仓的对象是株冶集团。

  当年株冶在自身年产量只有30万吨锌的情况下,超额卖出45万吨锌进行套保,是当时最大空头。

  嘉能可抓住株冶仓位漏洞,在短时间内将伦锌期货价格拉涨50%逼仓株冶。

  事发后全国上下为株冶酬锌,但最后还是没有筹集足够的实物交割给嘉能可,使得株冶集团在1997年巨亏15亿RMB。

  现在,嘉能可再次抓住了机会,准备在金融市场发起一场针对青山集团的猎杀行动,期待能实现当年猎杀株冶集团和中航油的同等效果。

  当年这两家企业被外资狙击后,前者沉寂于市场,后者直接原地破产。

  青山集团呢?

  嘉能可认为,可行。

  因为还有一个助力。

  2022年2月底,由于毛子冲突的发生,俄镍被伦敦交易所取消交割资格。

  供应占全球流通镍40%的俄镍,是伦敦金属交易所重要的交割品来源。

  现在被取消资格,傻子都知道要出现什么情况。

  市场上可用于交割的镍现货立马变得紧张起来,供给不足。

  毫无意外的,即使没有嘉能可的出手,伦镍期货价格也开始慢慢上涨。

  3月7日早上开盘,嘉能可开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发起逼仓,原本走势平静的盘面瞬间出现数万手买单,短短十分钟内将伦镍价格拉高至5万刀。

  截至当天收盘时,嘉能可耗资约7亿刀将镍期货价格拉涨80%,一时之间市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青山集团也在到处打探消息,直到晚上的时候有小道消息传开,是嘉能可集团在逼仓空头。

  众所周知,青山集团是伦镍的最大空头,此次逼仓显然是针对它而来的。

  3月8日,嘉能可再次动用巨额资金推高伦镍期货价格,伦镍期货当天再放天量,极速暴涨,价格最高直接突破10万刀,收盘后,伦镍期货价格两个交易日上涨248%。

  而在4天前的3月4日,伦镍的价格还处于2.6万刀左右。

  你以为这就够了么?

  不可能的。

  多头在期货市场推高镍价的同时继续控盘现货市场。

  当天伦敦金属交易所仓库的公开镍库存仅为7.48万吨,而镍期货合约持仓却有120万吨。

  这意味着市场可交割的镍现货严重不足,形势非常有利于多头。

  天价的镍期货,代表着多头的目的已经达到。

  而对空头来说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嘉能可之所以选择在3月8号逼仓,是因为青山持有的空头镍期货3月9号就要进行最后交割。

  多头就是为了不给青山集团任何喘息的时间,直接送青山下地狱。

  镍期货价格的暴涨,让青山在交易所的空头头寸急需追加保证金。

  伦敦金属交易所镍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比例是12.5%,也就是说青山集团必须要追交大约20亿刀的保证金。

  以青山20万吨空头持仓来计算,保证金还是小头。

  如果伦镍期货以10万刀现金交割,青山集团将亏损160亿刀,折合RMB约1120亿。

  这个亏损如果变成真的,青山集团会一把回到解放前,等于替嘉能可白打了十年工。

  青山集团为了套保和贪婪,压上了自己最重要的筹码,没想到却被拖下了水。

  而160亿刀的亏损一旦成真,青山集团很可能会因为流动性风险而陷入破产的危机。

  对于此时的青山集团来说,如果能够筹集足够符合交易所交割要求的镍现货给嘉能可的话,那么不仅不会亏损,还能大赚一笔。

  因为此时现货市场的镍才2万多一吨。

  原本青山完全可以通过购买俄镍的方式来完成交割,但随着毛子被制裁,俄涅也被禁止用于交割,市场流通的镍现货也大部分被多头控制。

  俄镍不能交割,自己的镍是60%高冰镍。

  即使高冰镍可以通过加工转化为电解镍,但青山集团的高冰镍产量也无法满足其20万吨的电解镍交割。

  再说了,9号交割,只有一天时间,你来得及吗?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么去市场上买电解镍现货交割给买家,要么直接买入相应的期货合约进行平仓。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在镍价已经暴涨的情况下,都会给青山集团带来巨大损失。

  伦镍合约交割在即轻生,青山集团根本不可能在一天时间内筹集20万吨镍运到伦敦。

  而嘉能可之所以敢花费巨资发起逼仓,就是已经摸透了镍现货市场和青山几天的情况,并且早就已经买断了市场上大部分的镍现货。

  嘉能可的逼仓手段确实是高。青山急了。

  其实还有一家也急,它就是青山集团的另一个合作伙伴华友钴业。

  其涉及伦镍期货空单2.4万吨。

  大A,2022年3月7日,华友钴业开盘后瞬间跌停,8号继续跌停,让我等韭菜吃了两碗大面。

  回归正题。

  在青山持有的20万吨伦镍期货中,有10万吨是和摩根大通在场外签署的对赌合约,这也意味着青山集团欠摩根大通约10亿刀的保证金。

  摩根大通不是高盛,摩根还能坐下来一起帮助解决问题,如果碰上高盛,估计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3月8日当天,由摩根大通牵头,青山控股BOSS项总和一众机构进行谈判,暂缓对青山保证金的催缴,暂时不对青山的空头持仓进行强行平仓。

  随后,青山集团主动找到以嘉能可为首的逼仓多头,希望能认输,并补偿一部分费用平仓立离场。

  各方按照5万刀的定价进行沟通。

  对青山来说,这比8万的收盘价好很多。

  没想到的是,嘉能可也在这个时候亮出了獠牙:

  不要青山集团的补偿和现金,提出要青山集团在印尼最大镍矿60%的股权。

  印尼镍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2%,如果拿到了青山集团在印尼最大镍矿的控制权,无疑是牢牢掌握了上有定价权。

  镍,很重要,它是新能源汽车电池中最重要的原料。

  就连马斯克都曾说,镍是卡住制造新能源汽车脖子的重要因素。

  谁掌握了足够的镍矿,就掌握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命脉。

  作为稀缺并且紧俏的自然资源,这不是能以金钱来衡量的。

  此次逼仓,表面上是嘉能可针对青山集团的一次金融猎杀,而背后则是相关利益方试图撬动兔子新能源战略根基的又一个大杀招。

  青山集团果断拒绝,最后这场谈判在不欢的氛围中结束。

  焦急的项总搭上了最快的一趟航班,回国北上,寻求支持与帮助。

  随后,一向不对外露面的向总罕见的接受媒体采访,称:

  “老外的确有些动作,正在积极协调”

  “青山是兔子的优秀企业,仓位和经营都没有问题,有关部门和领导对青山都很支持”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说明了几个情况:

  第一,确实有外资在逼仓,并且开出了条件。

  第二,已经得到了高层的支持,有底气应对这次危机。

  青山集团有着10万员工,并且是国内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如此规模的特大型企业,国内自然不会让其轻易倒下。

  便在此时,作为伦敦交易所背后控股股东的港交所接到了北边的电话。

  港交所在了解事情原委后,不知是港交所的从中斡旋,还是某些原因,当天伦敦金属交易所发布公告称:

  将紧急暂停镍期货的交易,接连发布六份公告。

  公布了包括镍在内的所有金属主力合约,增加递延交割机制,头寸转移机制,涨跌停限制等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措施,并无限期推迟原定于2022年3月9日的镍期货合约的交割。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公告是,宣布取消3月8日当日的交易,期货当天的暴涨无效。

  这一行为也被市场形象的称为法王剑。

  有人要问,为啥伦敦交易所会这么听话,不惜牺牲公信力也要帮忙呢?

  伦敦金属交易所虽然位于欧洲,但却是一家实打实的中国企业。

  这家成立于1876年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在全球金融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港交所在2012年以20亿刀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使它从此成为港交所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兔子对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交易所有着充分的话语权。

  至此,交易所的助攻,替青山集团争取了更多的缓冲时间。

  青山可以通过缓冲的时间,把自家的镍铁和高冰镍转为纯镍,或者在市场置换符合交易所交割的镍。

  只要给青山足够的时间,青山是可以筹集到足够的货源。

  青山迅速行动。

  首先找的是能从毛子搞来镍的五矿集团,其次找的是银行--建行。

  还是那个问题,20万吨,太多了,五矿集团的镍库存也有限。

  另一个问题是,青山也没那么多现金。

  最后在高层的协调下,由五矿集团进行牵头操作,国储和国内其他有镍现货的公司共同为青山凑齐需要交割的现货,并且由建行进行担保。

  3月9日晚上,青山控股高调对外宣布,已经用旗下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通过多种渠道调回到了充足现货,并正式通知几大多头要求正常交割。

  原本处于绝对劣势的青山集团,短短两天时间内就实现了绝地反杀。

  青山的交割声明,一下子让嘉能可压力激增,因为就算按照3月7日5万多刀一吨的价格进行交割,青山手上20万吨的镍合约价值也超过100亿刀。

  哪怕只交个10万吨,这对嘉能可说也难以接受。

  前几天嘉能可为了做多镍价,已经付出了极大的成本。

  首先从1月份到3月份,作为多头的嘉能可花费了超过30亿刀的巨资,在现货市场上扫货,吃掉了市场上近80%的镍现货。

  其次从3月7号开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疯狂抬升镍价。

  12.5%保证金,青山集团的20万吨空单就意味着嘉能可持有20万吨多单。

  按3月7日5万刀/吨的镍价来计算,嘉能可已经投入超过13亿美金的保证金。

  保证金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交割。

  假设青山在印尼生产的金属镍成本为1万刀/吨,假设青山能如期全数交割20万吨金属镍现货给嘉能可,嘉能可需要付100亿刀的现金。

  像嘉能可这种资产过千亿的国际能源与资本巨头,其可动用的流动资金也就在20~30%的样子。

  如果青山集团这20万吨镍正常交割,嘉能可在支付百亿多刀之后,等于把货砸在了手里。

  至此,市场普遍认为,伦敦镍期货市场的多空力量已经发生逆转。

  至此,留给嘉能可的选择也只有两个:

  第一选择,要么以高价收下20万吨镍现货,并且好好享受将镍期货价格亲手炒到10万刀的快乐。

  第二个选择,就是和青山集团一起坐下来好好谈一下。

  在逼仓发生后的一周时间里,各方通过明里暗里展开博弈。

  根据相关人士最后透露的信息,在嘉能可、青山集团、伦敦金属交易所三方各有过错和筹码的背景下,各方达成协商进行交易回滚:

  通过实物交割几万吨镍现货,另外十几万吨以低价现金交割。

  2022年6月29日,青山集团退出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所有镍空头头寸,事件至此平息。

  不得不说在关键时刻,神秘力量的出手效果立竿见影,青山集团不仅不用赔上百亿刀,还有机会把外资反杀。

  这将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挫败索罗斯做空港股之后,兔子又一次打败国际金融资本围猎的案例。

  最后究竟是谁挣了谁的钱,双方没有公开透露。

  可以肯定的是,在神秘力量和主场优势的支持下,青山集团肯定不会吃大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ewen9.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ewen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