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世纪骗王_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
乐文小说网 > 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 > 请叫我世纪骗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请叫我世纪骗王

  (纯属薅起点的,可跳过)

  2014年的第71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上,《华尔街之狼》的主演小李子捧起了最佳男主的奖杯,他开口向一位神秘人致以诚挚的感谢,并称其为我的朋友。

  小李子口中的神秘大佬,其社交圈子横贯了整个灯塔。

  帕里斯.希尔吨从不缺席他的派对,维密超模米兰达可儿是他的旧情人,甚至连当时的卢锡安(游戏名你猜叫啥),在与他会面后也表示要出访他的家乡。

  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

  这个人居然是一位来自大马的胖小伙。

  他就是被称为现实版《华尔街之狼》,亚洲版的盖茨比----刘特佐。

  一個戴着眼镜、满脸油光、肥头大耳的男人,怎么就混成了灯塔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呢?

  而他却又在未来的某天离奇般的人间蒸发,留给全世界人一头问号。

  这家伙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今天,我们来扒一扒他的故事。

  1981年,刘特佐出生在大马的槟城,从小家里就很有钱。

  他的爷爷,上世纪60年代从咱们国家来到大马经商。

  他的老爸,刚好赶上了90年代大马股市长红那一波,大赚了一笔。

  由于家境实在殷实,刘特佐从小就在国际学校读书,后来又被送到呆英的哈罗公学。

  没错,就是那个培养出呆英丘吉尔、诗人拜伦等一大批人才的私立学校。

  那段求学的经历,让刘特佐认识了一堆比他更有钱的富二代。

  比如欧洲巨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后代,文莱苏丹的儿子,以及一堆来自中东和亚洲的贵族子弟。

  哈罗公学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

  这个时候刘特佐意识到,自己家里这点钱实在不算什么,学校里边儿随便拎出来一个同学,都能把他们家虐成渣渣,他决定要继续向上爬。

  不得不说刘特佐在社交这一块儿确实牛逼,他经常邀请学校同学来槟城玩。

  为了不让同学发现自己“家境贫寒”,他特地去借来游艇和豪宅,甚至还在同学们面前自称是大马的王子。

  凭借着过人的忽悠能力,刘特佐成功打进了这些皇室子弟的圈子。

  从哈罗公学毕业后,刘特佐就读于灯塔宾州大学的华顿商学院,主修金融。

  在上学期间为了拓展社交人脉,刘特佐把华尔街的金融分析报告抄下来,然后投稿到自己学校的校刊上。

  大马洗稿第一人了属于是。

  见鬼的是,憨憨的校刊主编居然没有发现,还帮他发表了。

  很快刘特佐成了同学眼中的投资小天才。

  就这样一路靠着骗、靠偷袭,刘特佐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政商名流的子弟。

  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来自中东的政商家庭。

  正所谓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

  刘特佐在此期间认识了一位能够改变他一生的关键人物---欧泰巴。

  欧泰巴是一位年轻的外交官,更是前石油部长的儿子。

  虽然欧泰巴家族也是有钱人,但跟皇室贵族比起来还差了那么点意思。

  同样,欧泰巴也是一位很有野心的年轻人,一心想要打进皇室成员的圈子。

  打进贵族圈子,身份是一,其次自然是钱。

  无奈的是,欧泰巴只在外方面比较擅长,做生意这一块儿是狗屁不通。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哎,刘特佐巧合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不是屎壳郎碰到大便刚刚干燥,来的正好嘛。

  刘特佐开始跟欧泰巴大谈什么东南亚、中东的各种投资机会。

  其实刘特佐也是开局一张嘴,投资全靠吹。

  俩人还真是一个敢听,一个敢信。

  欧泰巴坚信刘特佐是一个有眼光的年轻人。

  “这小伙子很有前途嘛”

  于是帮助刘特佐拓展人脉,把他介绍给了一位叫做哈尔顿的年轻人。

  这个哈尔顿才是真正的大爹,不到30岁就掌握了庞大国家的资源机构之一---穆巴达拉基金。

  穆巴达拉基金是由国家建立的基金,这个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领域、外汇储备、自然资源,例如石油出口等收入。

  政府利用这个基金的钱来投资自己国家的基建,投资国外众多能赚钱的企业。

  因为石油总会有被替代的那一天,所以趁着现在石油大卖,也同时为将来考虑,好好投资自己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一点歪过的产业,做好产业转型的准备。

  这种环境下,国内主权基金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穆巴达拉基金比其他基金牛逼的地方就在于,它用石油资产来作为担保,通过募资的方式来获取资金。

  认识了哈尔顿以后,刘特佐是小刀刺屁股,开了大眼儿。

  当社畜996不叫赚钱,自己存钱或者募资创业也不叫赚钱。

  抢占重要职位,掌握国家资源,这他妈才叫赚钱。

  回到大马的刘特佐立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打算照猫画虎。

  必须认识大马的政要,宣称自己可以引进外国资金来大马投资,这样他就能够成为那个掌握了国家资源的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2007年的这一天,刘特佐终于等来了机会。

  此时的大马主权基金---国库控股,有一项土地开发计划,这个计划想要打造一个可以和新加坡抗衡的金融中心。

  刘特佐立马联系国库控股的主管,并且通过层层关系把他介绍给了哈尔顿。

  就这样,刘特佐作为一个中间的关键牵线人,开始布局他的世界骗局,第一次在政治圈中崭露头角。

  但是他这次呢,他却完全不贪功,把功劳全部归给了当时的纳吉。

  此时的大马即将面临大选,纳吉正在角逐XX的宝座。

  如果经济特区能够成为他政绩的话,必然能够增加他影响力。

  刘特佐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就把这个成功引进中东资金的功劳全部都给了纳吉。

  立大功,一毛钱没赚,属于是赔本赚吆喝。

  虽然赚了里子和面子,可公司在同行面前依旧是弟中弟,银行根本不可能给他放贷做投资。

  聪明的刘特佐先在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送干股给欧泰巴,以及大马的政要,为的就是让这些社会名流来给公司做背书。

  得益于刘特佐多年经营的社会关系,普通人想送还送不出去呢。

  银行一看,好家伙,这么多大佬站台,于是很顺利的把钱就借给他。

  拿到钱的刘特佐并没有及时去做投资建设,而是直接一个华丽转身买下了两个空壳公司。

  经过精美的包装,转手就卖给了那些想要参与经济特区建设的人。

  一番骚操作下来,刘特佐赚了1亿刀。

  以高报酬为诱饵,周旋于权贵之间,借力打力,算是彻底被他玩明白了。

  可1亿刀能干啥呢,大佬也不满足啊!

  想想看,辛辛苦苦绕了一大圈儿,到处贴关系,好不容易才挣到这一笔钱,而再看看掌管了数百亿刀主权基金的哈尔顿,人家是一点都不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轻松搞来的1亿刀,突然不香了。

  刘特佐决定也成立一家由他来掌管的主权基金,他想要效仿穆巴达拉基金。

  人家用石油资产来担保,他也要。

  作为空壳,怎么才能在金融市场以融资的方式来维持基金的运转呢?

  刘特佐找来了两位高盛的高管来帮他运转,又找来了已经成为XX的纳吉帮他站台。

  就这样,大马发展公司正式成立,简称一马公司。

  公司成立后刘特佐开始给纳吉洗脑,说他们可以利用这个基金来募集证治选金,之后再把钱用来反馈给选民或者证治上的盟友。

  为了说服纳吉,刘特佐特地安排了纳吉与中东王子图尔基的会面。

  图尔基虽然贵为王子,但是他爸爸有20个儿子,所以自己并不受宠,他一直想搞石油公司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图尔基王子空有身份,但是很缺钱,其名下的公司PSI业绩平平,正是刘特佐需要的工具人。

  于是刘特佐安排纳吉和这个中东王子见面,很快双方达成了协议。

  王子出石油的开采权,一马公司出钱,做了个价值35亿刀的大局。

  经过层层资质筛查,项目最终正式启动。

  一马公司需要向PSI和一马的共同账户中转入10亿刀。

  到了汇款当天,刘特佐的骚操作又来了。

  他要求只汇3亿刀到合开的账户,剩下的7亿刀需要转入另一个神秘账户,并且承诺说这个神秘账户也是PSI的。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个神秘账户肯定是刘特佐的,而且是一家开在塞西尔的空壳公司。

  由于塞西尔也是全球的避税天堂,金融监管十分的松散,谁也不知道这家公司到底是谁的。

  最终这7亿刀全部都进了刘特佐的私人腰包。

  拿到这笔不不义之财后,刘特佐也十分的大方。

  整条利益链上下游逐一打点,图尔基王子进账7700万刀,PSI的高管玛浩尼获利3300万,剩下的那些虾兵蟹将也纷纷都拿到了刘特佐的好处。

  大家都满意后,刘特佐仍然手握大笔现金。这么多钱该干什么呢?

  享受啊。

  刘特佐这次把目光放在了灯塔,要带着大把的钞票,去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家好好撒撒野。

  他先是在纽约租下了一间月租10万刀的豪华公寓,出入是凯迪拉克的车队,同时保镖护送。

  短短八个月刘特佐就挥霍了8500万刀。

  吃喝嫖赌,搭私人飞机,买豪华游艇招待好莱坞巨星。

  刘特佐就是要全世界都知道他住在这里,而且他有超能力。

  看到这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一个人靠非法手段赚到的钱怎么敢如此高调呢。

  而这就是刘特佐狡猾的地方。

  他就是要故意高调,就是要认识更多的名人。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问怎么样才能迅速打开名气,那必然是娱乐圈。

  刘特佐开始把眼光盯上了好莱坞。

  28岁生日的这天,刘特佐举办了一场堪比电影《盖茨比》中的超级豪华派对,请来了许多国际巨星来助阵。

  其中包括小李子、亚瑟小子、杰米弗克斯等一众大牌。

  这场派对让刘特佐在好莱坞一炮成名。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来自亚洲的小胖子很有钱,而且是真实的撒钱。

  为了给超级名媛帕丽斯.希尔吨过生日,当时的场合,高级香槟当喷枪,一晚上喷掉了两百多万刀,最终帕里斯主动送上了贴面热吻。

  为了追求维密超模米兰达可儿,千万级的珠宝、上亿的游艇,一直送到美女心动。

  为了和小李子做哥们儿,初次见面就送出了毕加索的真迹。

  我国的女明星嘛,萧XX。

  慢慢的,好莱坞的制片人也开始注意到这位金主。

  某天,刘特佐和纳吉的儿子理查纳在加拿大滑雪,认识了好莱坞的一位小制片人---麦克.法兰。

  三个人联合成立了电影制作公司---红岩。

  理查纳担任董事长,麦克法兰担任副总,刘特佐又一次不露面。

  在幕后当操盘时,他们的第一部电影的目标就是《华尔街之狼》。

  这部电影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写好了剧本,但是华纳公司看完剧本之后,觉得这部电影充满了毒品、性和粗口,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于是在2008年叫停了这个项。

  此时,红岩公司就在这个特殊时刻及时出现,决定投资《华尔街之狼》。

  为了显示红岩的牛逼,刘特佐给了创作者们最大的创作自由:

  钱可以随便花,绝对不会插手任何环节。

  这个消息传开后,整个好莱坞都炸开了锅。

  怎么凭空冒出来这么多牛鬼蛇神?

  完全没有听过的一个公司,怎么就请得起小李子和马丁大导演?

  然后戏剧性的的一幕来了。

  连《华尔街之狼》的真实原型乔登.贝尔斯福特都怀疑:“怕是一个骗子公司吧”

  正常的投资人根本不会这样去花钱,除非这些人的钱是偷来的。

  大哥不愧是《华尔街之狼》的本狼。

  本狼这种察言观色和分析事情的能力,预言家实锤了。

  镜头转回刘特佐。

  刚签完电影合约,他就开始烦恼。

  因为当时的豪言,整部电影的预算已经被干到了1亿刀。

  虽然此时刘特佐已经从一马公司薅走了20亿刀,经不住花啊。

  之前的生活挥金如土,搞来的钱花的差不多了。

  离谱吧。

  屋漏偏逢连夜雨,之前那个中东王子的PSI公司也已经和刘特佐闹掰,现在没了合适的理由再从一马公司账上划拉美刀。

  此时,刘特佐急需找到一个新的合作伙伴,继续从一马公司薅羊毛。

  巧的是,刘特佐刚好认识了阿尔巴投资的执行长---阿莫。

  阿尔巴投资的背后就是资产高达700亿刀的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PIC。

  通过阿莫,刘特佐又认识了IPIC的总经理卡登。

  卡登带着刘特佐去见了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曼苏尔亲王。

  曼苏尔亲王的个人身家估计高达400亿刀,大约可以排在全球前15名。

  是大腿中的大腿,富豪里的富豪。

  刘特佐带着两位高盛的高管一起去拜见曼苏尔亲王,他们的计划是高盛替一马公司发行35亿刀的债券,然后再用这笔钱来投资全世界各地的火力发电厂,最后由一马公司把这些火力发电厂收购成一个新的公司,并且挂牌上市。

  一番兜转下来,预计一马公司可以进账50亿刀。

  曼苏尔亲王是SB嘛!

  有高盛,有一马公司,还有刘特佐这位据说是大马王子牛逼人物。

  那还需要曼苏尔干啥。

  这就不得不说刘特佐聪明了。

  刘特佐和高盛的两位高管来找曼苏尔亲王的目的,并不是让他真的掏钱,而是以IPIC的名义,为整个计划做担保,这样就能拿到更低的利率,并且吸引更多的人投资。

  只出身份,不用出钱,还答应给出天价的报酬。

  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

  最后在现实利益的诱惑面前,曼苏尔亲王答应我一马公司做担保。

  为什么一定要走曼苏尔亲王这个环节呢?

  因为这个计划的疯狂性,一开始连见惯了大世面的高盛都觉得离谱。

  一马公司这次发行了17.5亿刀的债券,由高盛全部买断,之后再慢慢的去找下家,把把债券卖出去。

  好处就是,高盛可以一次性收取1.9亿刀的佣金。

  正常情况下的佣金只有几百万~几千万美刀,风险大一点的才会上亿。

  现在,给高盛的比给同行的足足多了这么多。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高盛也很难不心动。

  到了约定的交易日当天,高盛准时把17.5亿刀的现金转入一马公司账户和,隔天一马公司就把5.7亿刀的报酬转给了曼苏尔亲王的IPIC的账户。

  到了这里,读者估计已经想到了,这个所谓的曼苏尔亲王的账户又是刘特佐成立的空壳公司,真正到亲王手上的钱还得是刘特佐说了算。

  几个月之后,他们又搞了一票大的,前前后后刘特佐从一马公司薅走了17亿刀的现金,让本就穷的叮当响的一马公司的财务雪上加霜。

  后来包括纳吉的证治选举、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投资拍摄《华尔街之狼》都是从这17亿刀中出的。

  按理说,说只要这番骚操作大家都有好处拿,这个循环就可以一直的持续下去,不像漂亮国那样不停的发新债还旧债。

  这里就要说到人心。

  人心永远是贪婪的,刘特佐的这场骗局可谓成也贪婪,败也贪婪。

  曾经合作过的PSI高管朱世托,当初是刘特佐用40万镑的年薪和几百万的奖金被骗进公司的。

  朱世托发现这根本就是老板们画的大饼,这些老板们即使几个亿几个亿的搞钱,却连一口汤也不想分给他。

  越想越憋屈的朱世托,开始收集刘特佐和PSI之间的犯罪证据。

  他从公司内部拷走了140个g的机密文件,最终把这些资料以200万刀的价格,卖给了大马的一家财经杂志。

  不久后,接连不断的惊天内幕被报道出来。

  文章大骂刘特佐就是窃国者,大马国内的舆论瞬间爆炸。

  与此同时,大马警方在舆论的压力下,也开始着手调查刘特佐的经济犯罪,以及XX纳吉的账户资产。

  纳吉预感到这波可能会翻车,便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一位检察官在开车上班的路上遭遇意外。

  这下整个大马的调查机构都慌了。

  谁再继续调查下去,谁就有可能就是下一个遭遇意外的对象。

  正在大马一筹莫展的时候,灯塔的佛波乐也开始对纳吉和刘特佐展开了调查。

  这次调查,才终于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

  国际各国都对刘特佐发布了红色通缉令,但是直到今天也依然没有抓住他。

  甚至有人还看到他在自己的私人游艇上开party,只能说心是真的大。

  大马XX纳吉,虽然也被指控调查,但是由于这个案子过于复杂,没有个三五年根本就查不清楚。

  在此期间,他仍然可以悠哉悠哉的生活。

  刘特佐因为自己的私欲让大马国库损失了上百亿刀,国际投资公司认为该国信用破产,纷纷撤资,造成了大马国内的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嘛,肯定要掏空了几代人的钱包。

  以刘特佐为首的世界巨骗,把大马的人民踩在脚下。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干完坏事儿后,拍拍屁股走人。

  而最终为了一切买单的,还是那些被吸血的大马穷苦百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ewen9.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ewen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